邢环中律师网

资深 专业 尽责 – 在上海打刑事官司找邢环中律师 【免费咨询:13918930001】

IP属地:上海

邢环中律师

  • 服务地区:全国

  • 主攻方向:刑事辩护

  • 服务时间:07:00-22:59

  • 执业律所:上海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收藏 3人关注

法律咨询热线|

13918930001点击查看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简析万分之三无罪率

发布者:邢环中律师|时间:2025年03月27日|分类:律师随笔 |113人看过举报


中国刑事司法中极低的无罪判决率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涉及制度设计,也包含司法实践与文化观念的深层影响。

一、制度制约

1、“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模式

中国刑事诉讼长期存在“侦查-起诉-审判”的流水线模式,公安机关的侦查结论往往主导后续环节。检察机关对侦查证据的严格筛选(如2024年立案监督97871件),导致大量证据不足案件在审前被过滤,审判阶段难以推翻侦查结论。相较之下,英美法系通过对抗式庭审和陪审团制度赋予无罪判决更多空间。

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广泛适用

2024年认罪认罚适用率高达86.9%,一审服判率96.9%。该制度通过简化程序快速处理案件,虽提升效率,但也压缩了被告人的抗辩空间,导致大量存疑案件通过“认罪”消化,而非进入无罪判决程序。

二、现实压力

?

1、考核机制与追责风险

司法机关内部将无罪判决视为“错案”并纳入绩效考核,法官因顾虑晋升、单位评优甚至舆论压力,更倾向作出有罪或“疑罪从轻”判决。例如,2024年检察机关抗诉案件采纳率达98.5%,凸显审判对公诉意见的高度依赖。

2、撤诉替代与数据掩盖

部分证据不足案件通过检察机关撤诉(如“中国式无罪”)规避正式无罪判决,导致实际无罪案件未计入统计。

三、文化观念与社会影响

??1、“有罪推定”惯性思维

尽管法律明确“无罪推定”,但传统观念中“被告即罪犯”的思维仍存残留。轻微犯罪高起诉率(82%案件判三年以下),反映司法资源过度集中于低危害行为的“入罪化”倾向。

?2、维稳需求与公众期待

高有罪率被宣传为司法高效的体现,但社会对“冤假错案”的敏感又迫使司法机关谨慎处理无罪判决。

收藏
在线咨询

律师号码归属地:上海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13918930001

相关阅读

  • 全站访问量

    553431

  • 昨日访问量

    353

技术支持:华律网 - 版权所有:邢环中律师

Copyright©2004-2025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03493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