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智律师
全国【一级律师】,四川省仅三位律师荣获。执业35年!
13408412645
咨询时间:09:00-21:00 服务地区

如何界定合同诈骗行为?

作者:周清智律师时间:2024年05月23日分类:法律常识浏览:26次举报

合同诈骗罪的核心在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具体分析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欺诈手段:行为人是否采用了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伪造变造印章、单据、合同书等材料,或者对合同标的物的性质、质量、数量等关键信息作虚假陈述等方法,以诱使对方签订或履行合同。

2.非法占有目的:判断行为人是否有意逃避或拒绝履行合同义务,从而将对方财物非法转为己有。这通常体现在取得财物后逃匿、挥霍无度导致无法返还、将财物用于偿还个人债务而非合同约定用途等方面。

3.因果关系:受害方的财产损失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之间需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即是因为相信了欺诈行为而交付财物。

4.数额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合同诈骗罪的成立通常要求诈骗数额达到较大标准,具体数额由司法解释定期调整。

相关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诈骗罪,明确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相关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标准进行了规定,为定罪量刑提供了依据。

未履行合同是否计入诈骗金额?

在探讨“未履行合同是否计入诈骗金额”的问题时,需要从合同法与刑法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合同未履行可能涉及违约责任,而是否构成诈骗,则需根据具体行为和意图来判断。

1.违约与诈骗的区分:合同法中,未履行合同主要涉及的是民事违约责任。当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这通常被视为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2.诈骗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

3.合同未履行与诈骗的关联:如果一方在签订合同时就已经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或者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而故意签订合同,以骗取对方财物,这种情况下未履行合同的行为可能构成诈骗。关键在于证明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是否存在欺诈的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

 


周清智律师 已认证
  • 执业36年
  • 13408412645
  • 四川智力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2年

  • 平台积分

    176896分 (优于99.85%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396篇 (优于82.39%的律师)

版权所有:周清智律师IP属地:四川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159129 昨日访问量:1159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