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英律师
陈建英律师
福建-三明
查看服务地区

咨询我

新婚姻法夫妻财产划分

作者:陈建英律师时间:2022年04月16日分类:法律常识浏览:226次举报

一、新婚姻法夫妻财产划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二、婚前婚后房产如何划分

  婚前房产的确认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一是“婚前”到“婚后”的时间点;二是“购房”时间点,即什么时候开始视为购买房产成功。

  对于前者,答案很简单。即夫妻双方自领取《结婚证》之日可视为“婚前”到“婚后”的时间点,而其他诸如订婚、举行婚礼等时间点都不具备法律上的意义。

  对于后者,考虑到购房的目的性以及购房整个过程的关联性,应当以签订购房合同的时间为“购房”时间点,签订合同时最能反映“购房”这一行为的性质。

  简单地说,购房者与卖房者是房屋买卖关系,而购房人与贷款人则是房款借贷关系。当购房人与卖房人签订了购房合同,并在找贷款人借到了钱,同时也办理了房产证后,购房合同双方都已经履行完了合同义务,双方已经结束了购房合同的关系。在此之后,购房人向贷款人偿还借款的行为,属于购房人与贷款人因贷款行为而产生的债权债务行为,并不影响所购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买房人买房行为得到了房产所有权是属于物权,还贷行为是属于债权法律关系,物权优于债权,所以婚后共同还贷的行为不能造成房产所有权的变更,且房产作为不动产,其所有权变更必须经过房产部门的登记公示程序,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婚后共同还贷的行为只能产生债权债务的法律关系,也就是说在婚后还贷的行为中你也出了一半的财力,所可以就婚还款的一半主张由欠款一方补偿。

  婚后父母出资为双方购置的房屋,为对双方的赠与,但明确给一方的除外。 这就是说,婚后父母给买的房并不见得一定是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规定,婚后父母出资为双方购置的房屋,为对双方的赠与,但明确给一方的除外。

  三、没有财产离婚怎么分配

  夫妻之间没有共同财产的,离婚后财产各自拿走属于自己的东西。

  离婚后的财产分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双方均没有过错的无过错的离婚。婚内财产平均分配,也就是主要涉及婚内财产的认定问题 ,这属于离婚后财产分割中比较简单的一种;

  (二)一方有过错,另一方没有过错的离婚。婚内财产应当平均分配,但是无过错一方可以要求适当补偿获赔偿;

  (三)财产分割协议的效力最大。即只要夫妻双方在离婚时有财产分割协议的,则应当依据财产分割协议处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陈建英律师,法学专业学士学位。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从业以来,线上线下帮助人数达500+,参与办理大量的诉讼和案件,在... 查看详细 >>
  • 执业地区:福建-三明
  • 执业单位:福建永能律师事务所
  • 执业证号:1350420********04
  •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债权债务、刑事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