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

  • 执业资质:1120120**********

  • 执业机构:江苏江成(天津)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劳动纠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打借贷纠纷官司这种借条法院不承认?

发布者:江成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时间:2019年06月04日|分类:债权债务 |639人看过


  在很多欠款纠纷的案件中,虽然有借条,但是也有败诉的可能,就此来给大家讲述这样一个相关案例,希望对大家有一个警示的作用。

  

  【基本案情】

  

  原告曹某诉称,他与被告钟某系朋友关系,因被告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于2016年11月7日、2017年1月1日分两次向原告借款人民币93万元,被告于最后收到借款之日向原告出具了借条,并口头约定2个月归还,不计利息。之后被告共偿还了20万元本金,余欠经原告多次催要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由被告偿还93万元本金及利息,利息按口头约定的月利率2%从2018年1月1日起计算。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钟某于2017年1月1日向原告曹某出具了一张借条,载明:“今借曹某人民币玖拾叁万元整(930000元) 借款人钟某 2017.1.1”。未约定借款期限和利息。原告曹某自认被告已经偿还了20万元借款本金。原告曹某陈述被告钟某借款用于房子装修和从事海鲜生意。被告钟某答辩称没有实际发生借款,其所付的20万元实为他替原告向参赌人员收回的部分欠款。原告当庭陈述他向被告支付93万元为现金交易,但在庭审中及庭审后,原告均无法说明其大额借款来源,并无法提供相关的银行交易流水明细。被告在庭后向法院申请了两位证人作证,以证明与原告之间未发生实际借款,诉争的款项实为解决其所经营的麻将馆纠纷,被迫出具的借条。

  

  法院审理认为,民间借贷合同是实践性合同,出借人要证明民间借贷合同成立与生效,除了应提供借条这一直接证据外,还要证明其确已支付了借款。本案中,原告称出借资金来源于一朋友提供二到三十万元现金,自己家里现金几十万元,但不能向法院提供出借资金的银行流水和其他证据,称都是现金交付,仅有一证人证明在场。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做出合理说明,并有两位证人辅助证实。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款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当符合“高度可能性”的标准,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原告仅以被告出具的一张借条主张与被告存在大额的借贷法律关系,证据不足。据此,法院遂依法作出前述判决。法院依法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此条规定要求借贷双方当事人不仅要意思表示一致,还要有出借人交付借款的行为,民间借贷合同才能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5条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打借贷纠纷官司这种借条法院不承认?【借款合同应该包含的内容】

  

  1、借款种类:借款种类主要是按借款方的行业属性、借款用途以及资金来源和运用方式进行划分的;

  

  2、借款币种:即借款合同货币的种类,不同的货币种类借款利率有所不同。

  

  3、借款用途:是指借款使用的范围和内容,它规定了贷款的使用方向。

  

  4、借款数额:是指借贷货币数量的多少。

  

  5、借款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借款利息与借款本金的比率。

  

  打借贷纠纷官司这种借条法院不承认?以下情况认定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