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根律师团律师

  • 执业资质:1330120**********

  • 执业机构: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拆迁安置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劳动纠纷土地纠纷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停工留薪期”案件处理实务?

发布者:金根律师团律师|时间:2020年04月21日|分类:劳动纠纷 |413人看过

“停工留薪期”案件处理实务

【案例综述】

  申请人李某于2010年6月30日进入被申请人某公司工作,最近一期劳动合同期限为2010年6月30日至2012年6月30日,合同约定李某每月工资5000元。2010年10月20日,李某在工作中受伤,2011年1月10日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2011年5月20日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九级伤残。2011年7月2日,李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被申请人某公司支付2010年10月20日至2011年5月20日停工留薪期工资35000元。经审理查明:(1)李某住院期间为2010年10月20日至2011年11月19日,医事证明书载明“建议休息2个月”,自2010年11月20日至2011年1月19日。(2)2011年2月20日李某开始到另外一家单位工作。

【争议焦点】

 如何确定停工留薪期?

【仲裁意见】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并依法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间。停工留薪期旨在保障工伤职工接受工伤医疗,恢复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权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本案申请人李某自2010年10月20日因工受伤,2010年10月20日至2011年11月19日住院治疗,2011年1月19日医疗终结时伤情痊愈,由此可以确定李某停工留薪期为2010年10月20日至2011年1月19日。经核算,被申请人某公司应当支付申请人李某停工留薪期工资5000×3=15000元。

【法律分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关于停工留薪期的规定,详述如下:

一、什么是停工留薪期?

   停工留薪期又称工伤医疗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并依法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间。

二、如何确定停工留薪期?

1.停工留薪期根据工伤职工受伤部位和程度确定。一般情况下,一定的受伤部位和受伤程度对应一定的停工留薪期;多部位或多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的,以对应的各停工留薪期中最长的期限作为该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不得累加。遭受原发性损伤引起感染及并发症的,根据协议医疗机构的的诊断证明,可以在原停工留薪期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工伤职工应及时将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或医事证明书提交给所在单位,申请停工留薪;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协议医疗服务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或医事证明书,确定其停工留薪期。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2008年5月14日,苏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制定了《苏州市工伤职工伤情相对稳定期参照标准》,确定了工伤职工伤情相对稳定期参考标准,伤情相对稳定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这也为用人单位确定停工留薪期提供了参考标准。工伤职工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停工留薪期已满12个月,仍需治疗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也就是说,停工留薪期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

3.停工留薪期的起止时间。停工留薪期自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时起算,一般并无异议。关于停工留薪期的截止时间却存在两种不同观点:(1)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该观点的依据在于《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2)医疗终结之日。该观点的依据在于《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以上两种观点,从文义解释来看,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从目的解释来看,停工留薪期旨在保障工伤职工接受工伤医疗,恢复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权利。只有职工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才能计入停工留薪期;如果医疗终结,能够提供正常劳动,不再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实际上丧失了享受停工留薪期的基础和前提,不能计入停工留薪期;如果工伤职工为了获得更长的停工留薪期,在伤情相对稳定后不主动要求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或者拒绝单位的要求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也不提供正常劳动,由此导致停工留薪期延长,这对用人单位来说也有失公平。因此,以劳动者医疗终结之日作为停工留薪期截止时间更符合设立停工留薪期的立法本意。

4.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无法就停工留薪期达成一致意见的处理。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经常无法就停工留薪期达成一致意见。在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工伤职工受伤部位和程度,结合工伤医疗服务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或医事证明书,酌情认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