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朗盈律师事务所律师

  • 执业资质:3132000**********

  • 执业机构:江苏朗盈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刑事辩护婚姻家庭人身损害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通过宋某案件,看企业如何防范员工职务侵占

发布者:江苏朗盈律师事务所律师|时间:2018年11月05日|分类:刑事自诉 |1285人看过

20181018号,宋某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刑,该新闻占据头条。今天,我们抛开王某、马某、宋某之间的恩怨情仇,来看看看企业如何防范员工职务侵占。

 

首先,我们从数据报告中了解一下职务侵占罪涉及的具体职务、案发环节以及职务侵占罪发生的频率。

 

根据《中国企业家刑事风险报告(2016年度)》 ,职务侵占罪涉案人员职务以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销售负责人占据比例最高。

 

 

职务侵占罪与企业性质、职务的交叉列表

 

 

企业性质

 

职务

企业主要负责人

实际控制人、股东

董事

监事

财务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销售(采购)负责人

其他核心部门负责人

总计

国企

计数

0

0

0

0

4

0

2

5

11

企业性质 内的 %

0.0%

0.0%

0.0%

0.0%

36.4%

0.0%

18.2%

45.5%

100.0%

民企

计数

86

7

1

2

26

4

16

59

201

企业性质 内的 %

42.8%

3.5%

0.5%

1.0%

12.9%

2.0%

8.0%

29.3%

100.0%

总计

计数

86

7

1

2

30

4

18

64

212

企业性质 内的 %

40.6%

3.3%

0.5%

0.9%

14.2%

1.9%

8.5%

30.2%

100.0%

 

 

根据《中国企业家刑事风险报告(2016年度)》 ,职务侵占罪案发环节以日常经营活动、财务管理占据比例最高。

职务侵占罪与企业性质、发案环节的交叉列表

 

企业性质

发案环节

日常经营活动

财务管理

产品生产

贸易活动

薪资管理

工程承揽

物资采购

总计

国企

计数

2

7

1

0

0

0

1

11

企业性质 内的%

18.2%

63.6%

9.1%

0.0%

0.0%

0.0%

9.1%

100.0%

民企

计数

126

57

9

6

6

1

4

209

企业性质 内的%

60.3%

27.3%

4.3%

2.9%

2.9%

0.5%

1.9%

100.0%

总计

计数

128

64

10

6

6

1

5

220

企业性质 内的%

58.2%

29.1%

4.5%

2.7%

2.7%

0.5%

2.3%

100.0%

 

 

 

 

 

 

 

 

1、哪些人能够成职务侵占罪?

《刑法》规定,构成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根据司法解释,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成员也能成为本罪主体。个体工商户,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如有侵占行为,不构成本罪,但是可能构成贪污罪。

 对犯罪主体身份的判断,并不是以有无劳动合同为标准,而是以其是否在单位中具有一定工作职责或者承担一定业务活动来进行实质判断,所以合同工、正式工、临时工都有可能构成本罪。

2、哪些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3、前述所讲的数额具体为多少?即刑事追诉标准是多少?

职务侵占罪属于财产类犯罪,财产类犯罪的刑事追诉一般以犯罪数额为标准。对于未达到追诉数额标准的,不能追求刑事责任。只有达到“数额较大”,才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2016418日《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6万元以上为职务侵占的“数额较大”,100万元以上为职务侵占的“数额巨大”。即,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标准是6万元。

4、职务侵占罪的如何处罚?

《刑法》规定:“构成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可以这样理解,侵占财物6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占财物100万元以上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5、如何防范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职务侵占行为对公司企业等单位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不仅仅造成财物直接损失,还可能造成客户的流失,严重损害商业信誉和声誉。

因此,公司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发现有涉嫌职务侵占犯罪行为发生,应当及时报案,启动刑事追诉程序,另一方面,应健全管理制度,“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1)加强法制培训,增加企业员工对于职务侵占罪的认识,提高企业员工的守法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2)企业应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强化财务监督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账目、防止案件发生。

  (3)企业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约束。

  (4)尽量通过银行结算,减少相关人员犯罪的可能性。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