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强律师

  • 执业资质:1310120**********

  • 执业机构:上海恒隆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公司法房产纠纷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孩子偷偷给游戏充值如何追回?

发布者:鲁强律师|时间:2020年03月13日|分类:婚姻家庭 |897人看过

网络时代,精彩纷呈,却也诱惑繁多,特别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来说,一不留神就深陷其中。充值游戏,打赏主播……金额动辄上万,甚至上百万的案例也发生不少。对父母来说,这些都是血汗钱,打过骂过教育过,还是要想想是否有可能追回损失?如何追讨?


虽然看似简单的纠纷,其实背后涉及到的法律规则还颇有些复杂,特别是认定起来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所谓“小孩子”,在民法上有特定的称谓,即“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成年人“,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顾名思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意为进行民事行为时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作出的行为超出了自身能够认知的范围。


相关问题,法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界定:

1、符合什么条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一种情况,从年龄段上看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

第二种情况,年龄上虽然已满十八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

当然本文所讨论的情形属于第一种。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出的法律行为效力如何?

1)一般情况下,所作出的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才有效。

2)也有例外情况,包括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举个例子,接受亲戚赠与的压岁钱,这叫纯获利民事法律行为;再举个例子,小孩子买一个2块钱的冰棍,这叫与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回到本文所讨论的“孩子偷偷给游戏充值”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判断孩子的年龄是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个比较容易判断(当然如果甚至没满八周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更加无效,但这种情况实际生活中比较少见)。例外情况中纯获利行为也不是今天要说的内容,剩下要想分析充值的钱能否要回来,关键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充值行为是否属于与行为人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

第二,如果该充值行为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范围,其法定代理人是否进行了追认?

第三,如何判断充值行为是未成年人所作出?


关于第一个问题,在过往的众多类似案例中,通过如果充值行为较大,达到数千元以上,一般可以认定为已经明显超过了一个尚未参加工作、没有经济能力的未成年人所能承受的责任范围。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判断起来相对要更加复杂,要结合该案件中具体事实情况分析。例如家长发现后立即与有关平台客户反馈,表明账号使用者的真实身份,要求返还款项,可以认为是明确否认了该行为的效力;反之,如果家长知道后长时间没有处理,也没有进一步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没有向平台表明身份,则有可能被认为系对充值行为效力的默认。


最后一个问题,通常也是此类案件中原告方追回款项最大的障碍。如果游戏账号是孩子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注册的还好,如果是用家长的身份信息注册的,那么主张账号的使用、充值是由孩子做出的就很难了,可以从孩子关于账号注册、使用、充值过程的陈述,以及充值时账号登录的IP地址等方面收集信息,需要在个案中具体研判。

 

以上就是关于未成年子女充值游戏的款项是否能追回、以及如何追回的一些讨论,对于其他诸如网络直播平台的充值款返还问题与之类似。


上海专业合同法/公司法律师  鲁强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