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路】
本案为一起涉嫌故意伤害致死案件,在侦查阶段无法查阅案卷证据材料、不能了解案件全貌的情况下,根据当事人对案情的陈述以及从办案机关得知的鉴定结论等有限案情信息,经过请教法医学专家,对嫌疑人的客观行为和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大胆提出质疑,并提出本案存在其他致伤致死原因的合理怀疑。通过多次沟通、适时补充意见,依靠法律专业能力和医学知识,最终取得当事人未被追诉的良好效果。
【案情简介】
2001年盛夏的某日,陕西省渭南市近郊某村,郗某某在家门口与几个朋友聊天,因为那几日郗某某屁股上长了两个大脓包,便趴在凉席上与周围人说笑。
说话间不远处突然传来嘈杂的打斗声,循声望去,三个青年不知因为何事发生争执且已拳脚相向,朱某1和朱某2已把朱某踹倒在地,并且还在继续对朱某进行攻击,朱某躺在地上,浑身是土,哀求声不断。
郗某某觉得事态严重,欲过去劝架,但因其有恙在身,便让一起聊天的朋友刘某某先过去看看情况。没想到,刘某某过去后不仅未能劝住朱某1,反而招来朱某1的恐吓和威胁,朱某1恶狠狠地说“谁管闲事把谁弄死!”,郗某某看到朋友不但未能制止朱某1的暴力,反而矛盾更为激化,顿时义愤填膺,于是便忍着疼痛走过去试图再次劝架。此时朱某1带着助跑欲第三次用脚踹朱某,郗某某便出手拦了一下朱某,朱某1用力过猛失去平衡摔倒在地。看到朱某1半天未起身,郗某某发觉情况不对,赶紧让朋友刘少某和刘康某把朱某1扶了起来,没想到此时朱某1已口吐白沫,神志不清。众人惊慌,立即让刘康某就近去找医生前来救治,但等乡医来到现场时,朱某1已无生命体征。看到朱某1死亡后,郗某某因害怕出逃外地四处躲藏。
接到报案后渭南市公安局某某分局进行了立案侦查。于2011年10月19日,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致死)将郗某某刑事拘留,2011年12月15日郗某某被取保候审,2012年12月14日取保期限届满变更为监视居住,2017年10月18日郗某某再次被刑事拘留,2017年10月24日,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接受郗某某之妻冯某某的委托,指派笔者担任郗某某的辩护律师。
【办案过程】
笔者作为一名资深刑辩律师,深刻理解刑事辩护“37天黄金救援期”的意义和价值,接受委托后,就火速投入到辩护工作中。接受委托的当天,就立即赶赴渭南市某某区看守所会见了郗某某,郗某某向律师表明自己是无辜的,迫切要求赶紧把自己“捞出去”。笔者首先安抚了他的情绪,让他对律师业务能力和司法公平正义充满信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短暂的会见时间里获取更多的案件信息。在郗某某情绪稳定之后,笔者听取了他对所涉案件事实的陈述,就案件一些具体情节向其进行了针对性的询问。在与郗某某的交流中得知,此案发生于十六年前,当时郗某某与死者朱某1素不相识,事发当天,当他看到朱某1和朱某2把朱某打得奄奄一息的情况下,先是让刘少某过去劝架,刘少某根本劝不住朱某1,反而招来朱某1的恐吓和威胁,正义感和同情心让郗某某拖着伤病的身体,忍着剧烈的疼痛走过去劝架。他过去的目的是劝阻朱某1继续施暴,而不是故意伤害朱某1。但朱某1气焰嚣张,非但不听劝告,还欲第三次用脚踹朱某,当朱某1再次跑过去准备踢踹朱某时,郗某某才出手拦住了朱某,但没有想到仅仅一个阻拦动作,却出了人命。随着交谈的深入,郗某某的情绪稍微缓和,对律师的信任基础得到巩固。
当笔者试图向侦查机关了解郗某某案件的基本事实时,承办人员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未能获取太多有效信息。2017年10月25日,笔者向渭南市公安局某某分局递交了《关于郗某某故意伤害一案的辩护意见》和《变更强制措施申请》,认为郗某某无伤害他人的主观动机和故意,其与死者朱某1素不相识,无冤无仇,没有任何原因促使他主动去伤害朱某1。而朱某1在郗某某过去劝阻时欲再次伤害朱某,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在这样的危急时刻,郗某某才出手拦住了朱某1,避免了朱某再次遭受不法侵害。在意识到朱某1可能受伤后,郗某某与身边的人马上进行了施救。郗某某的上述行为足以反映其不希望、不追求、也不放任朱某1死亡结果的发生。
郗某某在整个事件中赤手空拳,从行为表现上来看,其并没有实施打击行为或其他伤害行为,其客观行为表现仅仅是阻挡,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下,其力度和手段都符合普通人正常劝阻行为和人的本能反应。依照常理,郗某某一个简单的阻挡动作根本不可能导致正常人死亡的结果,朱某1的死亡出乎正常人的判断,是正常人所不能控制的,朱某1的死亡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
因为渭南市公安局某某分局未按照两高三部《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二十二条,对于辩护律师提出的取保候审申请,办案机关应当在三日内予以答复的规定答复笔者,笔者只能着手进行下一步的辩护工作。2017年11月1日,笔者向渭南市某某区人民检察院提交了申诉代理意见,陈述了案情以及郗某某无罪的法律意见,依法代理郗某某向区检察院提出申诉,希望检察机关能够发挥对诉讼活动依法监督的神圣职责,及早介入,及时依法纠正侦查违法行为。在接下来十多天的时间里,笔者频繁往返西安和渭南之间,多次前往看守所、公安局、检察院,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的压力越来越大,郗某某及家属越来越焦虑,感觉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2017年11月17日,得知案件已报送检察院审查逮捕,笔者依法向渭南市某某区人民检察院提交了《关于郗某某涉嫌故意伤害一案的不予批准逮捕的法律意见》。对本案的核心证据——鉴定意见提出以下合理疑问:1.本案人命关天,时间跨度十六年之久,鉴定结论为什么不能及时做出?2.时隔十六年之久进行鉴定,那么鉴定结论的检材来源是否客观真实?检材是否被污染?鉴定程序、鉴定依据是否合法、科学?3.鉴定结论是否具有唯一性?笔者认为本案指控郗某某故意伤害致死的证据不足,且郗某某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合法性、适当性等,对于正当行为、合法行为不应做刑法评价,郗某某依法不构成犯罪,故郗某某没有逮捕必要,并且本案不能排除朱某1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死的可能。因为笔者通过走访获悉朱某1在案发的前一天,因为与他人飙车,发生两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其本人被摩托车抛出后重重摔在地上。事故发生后,其并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不能排除其当时发生严重体内脏器损伤。其死亡原因完全有可能是事故造成的内脏损伤,伤情恶化所致,笔者对死亡原因提出了合理的怀疑,并对本案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提出疑问。
在递交上述意见时,笔者与承办检察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获悉了本案朱某1死亡原因的鉴定结论——钝器外力所致肺部损伤。
法医病理学鉴定知识是律师的短板,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本次辩护所面临的困难,必须要寻找外力,才能使得辩护更有说服力。笔者联系国内某著名法医学专家,听取了专家就鉴定结论的专业意见,对本案的各个疑点进行了分析与整理。2017年11月20日,笔者再次向渭南市某某区人民检察院递交了《关于对郗某某不予批准逮捕的补充法律意见》,主要针对鉴定结论以及案件基本事实提出了如下辩护意见:1.本案的鉴定结论并没有说明死者肺部损伤形成时间这个关键问题,如果死者的肺部损伤早于案发时间,就完全可以排除郗某某故意伤害的可能,在朱某1肺部损伤时间未作出科学鉴定的情况下,不宜对郗某某进行逮捕;2.本案的鉴定结论并没有说明死者肺部损伤机制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只笼统给出死者因钝器外力所致肺部损伤,并没有考虑到死者在案发前一天因为飙车摔伤的因素,因为钝器外力也包括碰撞、摔落、震荡伤,本案不排除死者因车祸的碰撞、摔落、震荡导致的肺部出血以致死亡的可能性;3.死者的肺部损伤不可能来自本案案发现场。因为根据医学知识可知,人体肺脏有多片肺叶组成,即使一侧肺叶受损,其他肺叶仍具有生理代偿功能,不可能发生立即毙命的结果。
根据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刑事责任而言,笔者依法对朱某1的死亡与郗某某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大胆提出合理、科学的怀疑,控方因果关系的证据链条漏洞百出、岌岌可危。
最终,检察机关采纳了笔者的辩护意见,郗某某未被批准逮捕。2017年11月23日深夜,渭南市某某区看守所对郗某某予以释放。
【复盘】
本案接受委托后,辩护人面临重重困难,压力山大。首先,是委托人冯某某虽为嫌疑人郗某某之妻,但案发时,冯某某与郗某某还不认识,委托人对案件情况一概不知,但期望值很高,对于委托人的殷切期望,笔者能够充分理解,但深感责任重大。其次,本案涉及命案,案发后被害人亲属多次上访,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处理不好极可能会引发缠访闹访的社会问题;第三,郗某某多次被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之名背负十六年之久,律师虽负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责任,但不能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如何使十六年的案件划上句号并未容易之事;第四,本案尚属侦查阶段,辩护律师不能阅卷,侦查机关又遮遮掩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需要考量辩护律师的方法和策略;第五,律师虽为法律方面专业人士,但并非百科全书,本案涉及死亡原因的探究,案情复杂,仅凭律师一己之力很难圆满地完成辩护任务。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笔者获知本案鉴定意见的内容,同时了解到案发前被害人飙车摔倒的事实,对于朱某1死亡原因存疑让辩护人看到一丝成功的希望。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是刑事案件定罪量刑证据的法定要求,笔者抓住本案因果关系不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这一疑点,开辟出一条辩护通道,最终达到有效辩护的良好结果。
【证据运用】
《刑事诉讼法》赋予公安机关侦查、拘留等权利,但对侦查和拘留工作做出严格的规定,同时赋予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和对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的职责。依照法律规定可知,刑事案件的证据收集和证据审查、运用主要责任在国家司法机关。本案中的证据运用主要是指对侦查机关关于本案死亡原因所涉及鉴定结论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发表意见,就事论事、以其之矛攻其之盾,将司法机关的证据缺陷和漏洞通过辩护意见呈现出来,达到否认犯罪指控之目的。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胡云腾: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以审判为中心就是要求一切诉讼活动都围绕公正审判为目标、一切符合审判标准、一切经过审判、一切为了审判、一切服从审判。为此,辩护中心将前移至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而不是局限于庭审中的辩护。因为本次辩护律师的及早介入,忠实履职,及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大大节省了司法资源。笔者认为在辩护过程中应忌空洞说理、忌乱找关系,应牢固树立证据为王的意识,充分利用在案证据,“借题”发挥,穷尽所有的合理怀疑。本案的成功辩护最为关键之处就是借助医学知识对鉴定结论提出大胆的怀疑,借助外脑、借助外力,借力打力,从而形成辩护合力,达到了很好的辩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