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梓律师网

捍卫律师的执业道德,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

IP属地:湖南

郭庆梓律师

  • 服务地区:湖北

  • 主攻方向:刑事辩护

  • 服务时间:00:00-23:59

  • 执业律所:湖北尊而光(长沙)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收藏 0人关注

法律咨询热线|

13212745251点击查看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聚众不是行为特征而是一种客观状态

发布者:郭庆梓律师|时间:2019年08月27日|分类:法学论文 |254人看过举报

      纵观各外国刑法规定及其理论,都没有使用“聚众犯罪”这一法律术语,即使有些国家刑法中存在着具体的聚众犯罪的罪刑条款,但是也没有将聚众犯罪作为特定的法律概念在刑法总则中予以规定。而我国1979年刑法第八十六条以及现行刑法第九十七条皆使用了“聚众犯罪”这一法律术语,同时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了多个具体的聚众犯罪罪名。可见,聚众犯罪是我国刑法首创的法律概念,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对聚众犯罪的确切含义进行界定。刑法理论通说认为,聚众犯罪是指聚集特定或者不特定的多人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其行为构造模式,一般表述为:“聚众+特定(具体)危害行为”。但笔者认为聚众系行为论的观点有待商榷。
  首先,聚众犯罪不是复行为犯。复行为犯中的两个行为不仅要求系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关系,而且要求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之间必须具有手段行为在前、目的行为在后的时间先后关系,否则不能成立复行为犯。典型的复行为犯罪有抢劫罪、强奸罪、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但是聚众犯罪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先聚集众人,然后众人一起实施特定危害行为;另一种是在实施特定危害行为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因他人的加入而发展成为聚众犯罪。很明显,复行为犯的理论仅能解决聚众犯罪的第一种情形,第二种情形则难以说明。再从聚众犯罪的犯罪主体来看,聚众犯罪不仅要处罚纠集者,而且要处罚被纠集者,但是积极参加者并没有实施纠集他人的行为,一旦说聚众犯罪系复行为犯,则难以处罚积极参加者。
  其次,聚众并不具有侵害法益的具体危险。实行行为的实质内容必须包含法益侵害的危险,且这种危险是实质的、具体的危险,否则所实施的行为绝不能理解为实行行为。在聚众犯罪中,如果仅仅是聚众,尚未着手实施特定的危害行为,则难以说法益受到了具体的侵害或者威胁。
  再次,聚众不应理解为聚众犯罪的预备行为。所谓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是相对于犯罪实行行为而言的,其在时间的纵向维度上,绝对地先于犯罪实行行为。但是在聚众犯罪的第二种情形下,即实施特定危害行为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最终形成聚众的场合,聚众则发生在特定危害行为之后,将聚众理解为犯罪预备行为显然会与司法实际不符。
  最后,聚众应理解为一种客观状态。之所以通说对聚众作行为论的理解,是因为通说主要根据汉语的文词构成原理,将“聚”理解为动词,“众”理解为“聚”的宾语,纠集者理解为聚众的主语,聚众则是指首要分子纠集众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聚集。很明显,按照此逻辑,聚众中的“众”,不应包括纠集者本人,那么至少四人才能成立聚众犯罪,但是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达成共识的是聚众中的“众”包括纠集者本人。由此可见,将聚众作行为论的理解会导致逻辑矛盾。况且第二种情形下的聚众犯罪,即实施特定危害行为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最终形成聚众的场合,难以说存在纠集者。笔者认为,聚众是用以说明特定危害行为对公共秩序侵害程度的一种客观状态,即多个行为主体的现实状况。这种现实状况是伴随特定危害行为的一种状态,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客观要素,或者说聚众是聚众犯罪的客观处罚条件。不管是首要分子有目的的纠集而形成的聚众情形,还是实施特定危害行为过程中不断地有人加入而形成的聚众情形,都可以将聚众理解为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可利用的一种客观状态。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收藏
在线咨询

律师号码归属地:湖北 武汉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13212745251

相关阅读

  • 全站访问量

    2565195

  • 昨日访问量

    1757

技术支持:华律网 - 版权所有:郭庆梓律师

Copyright©2004-2024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03493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