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刈律师

  • 执业资质:1440320**********

  • 执业机构:广东斯子朗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刑事辩护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恻隐之心与罚当其罪

发布者:刘刈律师|时间:2015年10月20日|分类:刑事辩护 |2552人看过

     恻隐之心,亦即不忍之心,同情之心,此儒家思想之精髓。


     孔子50多岁任鲁国大司寇时,在对待罪犯的问题上,可谓开历史之先河,他集思广益,听取大家对案件的意见,此乃当今合议庭之雏形,足见慎刑思想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孔孟之道”在犯罪学上有一个基本观点:所有犯罪都有其根源,社会因素导致的犯罪,不能够仅仅通过对犯罪个体的处罚来实现社会的正义。


     慎刑,其基础是恻隐之心。社会体制的进步与健全,以落伍、不健全为基石,没有最健全,只有更健全。因而,社会体制总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一些不如人意的社会现象,如贫富不均、城乡差别大、贪污腐败严重、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社会保障滞后等等难免涌现出来。当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时,从侦查、审查起诉到审判,办案人员有没有对引起犯罪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没有考量其根源所在?当侦查机关侦破一起刑事案件时,当审判机关证据确凿而不得不判其有罪时,不应该沾沾自喜,不应该无动于衷或例行公事,而应该对罪犯抱有同情之心,充满悲悯之情。试想,如果父母不离异、不外出打工,少年人在充满关爱的家庭中成长还会犯罪吗?如果不是为家人治病、找不到工作、穷得没饭吃,能去抢劫吗?如果政府职能部门能公平地处理一些问题,还能去报复社会吗?如此等等。


     欧阳修写过一篇文章《泷冈阡表》,有一段写他母亲讲他父亲欧阳观如何对待罪犯的问题:“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现实中,往往是律师动恻隐之心比司法人员多,律师能全面的接触其家庭成员,了解其社会背景和犯罪的原因,然后努力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而司法人员更多的扮演铁面无私包公的角色,侦查时围绕收集证据证明犯罪而工作,审查起诉时围绕证据是否充分能否起诉而工作,审判时接触的更是冰冷的书面材料,如医生整天面对不同的患者,其痛楚之于医生几近麻木,法官往往套用法律者居多。殊不知,在惩罚犯罪的同时,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对罪犯的悲悯和理解,理法并用,才能更好地改变社会现状,弥补制度的缺陷,然后实现社会的进步。


     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刘刈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一日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