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为了保证民事判决能够得到切实执行,或者为及时、有效地避免利害关系人或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所采取的限制有关财产处分或者转移的强制性措施。主要分为诉前财产保全、诉中财产保全、诉讼后执行前财产保全、仲裁保全几大类型,贯穿诉讼全过程。
财产保全的范围仅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所谓“限于请求的范围”,诸如:在诉前保全中,不得超过申请人的权利请求范围;在诉讼中的保全,不得超过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范围。对与本案无关的财物,则不可采取保全措施。
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财产保全不等于强制执行,不能采取扣划、评估拍卖、拘留等强制措施。
2、什么案件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不是所有民事案件都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只有涉及财产给付的纠纷才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比如欠钱不还的民间借贷纠纷,拖欠货款的买卖合同纠纷,拖欠工资的仲裁纠纷,有财产争议的离婚纠纷,特定物的保全等等。
也不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都会受理,只有符合条件的法院才会受理。
3、申请财产保全错误造成他人损失应承担何种责任?
财产保全行为虽然是民事诉讼行为,但财产保全申请(及提供的相应担保)仅为当事人之间的行为,具有平等主体性,系一种民事活动。本质上,申请人的保全申请权与被申请人的财产权均属民事主体正当权利,当诉讼中二者发生冲突时,基于司法救济权威性、错误保全的比例较低、程序法定原则等因素的考量,保全申请权的保障更具有紧迫性与优先性,因此被申请人负有一定的容忍义务。
尊重保全申请权并不意味着被申请人财产权的废除或消灭,当申请人的实体权利嗣后被证明与保全范围基本相当时,则申请行为系申请人就其实体权利寻求国家强制力保护的正当手段;当申请人的实体权利嗣后被证明与保全范围存在不合理差距时,被申请人的容忍义务则失去了存在基础。“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即能预见其行为会造成被申请人财产权益的限制或侵害,却仍然实施申请行为,该行为在外观上与侵权行为无异。被申请人的损失由申请人错误地申请民事保全的诉讼行为造成,故一般认为,申请财产保全错误而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属于侵权责任。
4、申请财产保全错误赔偿责任认定应适用何种原则?
申请财产保全错误赔偿的请求权基础是侵权损害赔偿,结合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对申请财产保全错误赔偿责任采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主要理由为:
一是在民诉法未明确“申请有错误的”应适用何种归责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原《侵权责任法》、现行《民法典》和侵权法理论,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一般侵权行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二是司法实践中,虽然各地裁判对“申请有错误的”适用的归责原则不一,但持过错责任归责原则论的裁判较多,且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等的认可。
三是以申请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为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而非仅以客观的败诉结果为唯一标准(无过错责任论),虽然对审判技能、证据充分、心证形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财产保全制度的设定初衷和诉讼规律更为契合,能够较好平衡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的诉权。
12年 (优于78.63%的律师)
21次 (优于94.6%的律师)
2次 (优于85.4%的律师)
15661分 (优于96.98%的律师)
一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