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德来颂律师事务所律师

  • 执业资质:1420119**********

  • 执业机构:14201199410143385

  • 擅长领域:金融证券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投资电影签了合同能撤资吗?投资的电影还没上映怎么快速追回?

发布者:湖北德来颂律师事务所律师|时间:2021年07月09日|分类:法律顾问 |795人看过


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诸如电影、电视剧及周边视频行业的利好。很多普通投资者也开始关注这类文化产业的投资,但是电影行业投资的信息差太过严重,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玩的转的。

如果你被诱导参与电影投资,最好是在没上映之前处理,一旦上映之后,很难在挽回亏损的本金。

电影投资骗局套路解析:

1、电影众筹

这类项目一般都在网上能查到一些新闻发布会的信息,甚至明目张胆宣传XX明星加盟,而且会给投资人出示跟明星或者头部公司的签约合同(不会允许拍照的,所以投资人留不下任何证据)。但事实上,这些项目可能八字都还没有一撇,等筹到钱就去筹备,筹不到就换一个继续筹。

2、利用虚假“联合出品”进行行骗

有些公司在网上宣传自己是联合出品,甚至在“猫眼专业版app”里查询是很多影片的“联合出品”,看上去已经是行业内资深靠谱的影视公司,但在实际影片的正片中,却很诡异地“消失”了,并没有这家公司的身影。

这并不是说猫眼专业版上显示的出品方不真实,而是某些公司实在太狡猾。他们之所以显示为“联合出品”,是因为确实能够提供跟出品方签订的投资合同,但合同一般是有账期的,所以签完合同但最终未必会真正支付款项,某些公司正是利用这一点进行虚假宣传,开展行骗活动。

因为有网上呈现的信息做误导,又有跟出品方的合同在,这样的骗局非常具有欺骗性,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很容易上当受骗。

3、以《普法栏目剧》名义诈骗或售卖各种热门影视项目版权份额

骗子盯上《普法栏目剧》,是因为大众对“普法栏目剧”以及央视的认知度。现在,骗子们盯上的已经不止《普法栏目剧》,而是所有正在筹备或者即将上映的各种热门影片。任何一部热门电影,都可能成为诈骗的工具。

这些项目可能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私刻公章、伪造合同,而且往往信口开河,承诺保底,如果票房不达预期将无理由回购。

4、设立“影视投资平台”,作为理财产品进行诈骗

这两年,“影视众筹平台”“影视理财平台”崩盘倒闭,组局者卷钱跑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平台以超短周期高收益甚至保底收益来诱骗投资人,甚至保证“投资没有任何风险,平台准备预备金,由第三方太平洋保险公司100%担保”。

这样的诈骗套路,成本几乎为零。只需要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app,几个项目PPT,短短两三个月,就可以完成整个圈钱过程,对投资人进行快速收割。而且过几天换个网址换个app,继续行骗。

5、传销式卖电影票,享受票房分红

有的项目会在上映前跟直(传)销或者微商组织合作,鼓励成员“认领电影票销售任务”,享受票房分红。这种“传销式”任务式的卖票机制,最终只能成为底层人员内部的狂欢,而这场狂欢背后,还是所有参与成员的集体买单。

6、以卖衍生品的名义卖票房份额

卖产品不违法,但卖电影分红权益,卖票房份额,就涉嫌违法。于是就有机构通过“卖衍生品-赠积分-积分兑票房”的模式来规避政策。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影片最终不能上映,骗子也不负任何责任,而用户就相当于拿投资款买了他们的衍生品。

7、溢价出售份额,寻找“接盘侠”

其实,即便不是骗局,影视行业对于外行来说,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好的项目各家大公司都在盯着,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更不可能有投资份额流出。那些有投资份额流出的项目,即便不是伪项目,票房份额转让过程中,都存在着多层溢价转让、推介人员鱼龙混杂、甚至票房对赌等乱象。

如果此刻你发现自己投资电影被骗了,保留好以下证据,及时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可以尽早挽回损失

1:相关的转账记录。包括给公司或个人的转账记录。

2:相关的聊天记录。带单人会给你承诺相应的收益,一定要截图保存

3:相关的认购合同。投资电影一般还有相应的合同,这时候合同就是维权中很重要的一个证据!

本文结语:

电影投资市场虽好,但是处处隐藏着风险,不要盲目的投资,擦亮自己的双眼。电影投资被骗,不是没有办法挽回损失,首先收集好手上的相关资料,如果电影还没有上映,影视公司也还能联系上人,这种通过法律维权追回的可能性非常大,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能够及时找到最有效的办法,帮助挽回损失!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