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红律师网

以专业、敬业、务实、勤奋精神致力于提供一流法律服务

IP属地:湖北

胡永红律师

  • 服务地区:湖北-恩施

  • 主攻方向:刑事辩护

  • 服务时间:08:00-23:59

  • 执业律所:湖北五经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收藏 1人关注

法律咨询热线|

18963929221点击查看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勒索:受贿还是敲诈?

发布者:胡永红律师|时间:2019年11月19日|分类:律师随笔 |667人看过举报


【案例】

金某,男,36岁,大学文化,曾任某区文化局副局长兼文化馆馆长。2005年,该区文化馆进行办公楼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在选择施工单位时,金某找到在当地开建筑公司的王某,对王某说:“我最近手头不大宽裕,你给我点钱用用,这个楼就由你们公司承包建设,肯定对你们有好处。”王某希望接下工程,于是答应尽快准备钱。一个月后,金某以为王某不准备送钱了,于是又找到王某,对王某说:“你给我二十万块钱,工程交给你。你要是不给我钱,我找人砸了你的公司,以后你也别想在××市干了!”王某闻言,赶紧准备了一张面值二十万元的银行存单交给金某。后在金某的操作下,王某公司顺利承接下文化馆建设工程。

【争议】

对本案中金某行为的定性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金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理由是:①从主体上,金某虽然系国家工作人员,但本案中,金某非法占有王某二十万元的过程中并未利用其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而是纯粹利用胁迫、威胁的方法。至于得钱后将文化馆建设工程交给王某公司,属于敲诈勒索罪既遂后的事后行为,不能一起评价;②从侵犯的客体上,金某的行为侵犯的是王某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并非其职务行为的廉洁性;③在客观上,金某并非用其担任文化局副局长兼文化馆馆长的职务便利换取财物,而是用胁迫、威胁手段得到财物。可以想象,如果金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对王某作出上述恐吓的话,也同样可以达到敲诈勒索目的。④《刑法》规定受贿罪是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收受”贿赂,并未规定“敲诈勒索”这一犯罪方法,按照罪刑法定原则,金某的行为不应构成受贿罪,而应构成敲诈勒索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金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理由是:金某虽然表面上采用了威胁、恐吓的方式以达到使王某恐惧,继而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但究其本质,金某是利用了王某有求于其职务行为这一条件。王某作为建筑公司老板,必然希望承揽文化馆建设工程,金某正是利用这一点勒索贿赂。从客观上说,王某确实希望承接下文化馆建设工程,而金某收受王某交给的财物后,也确实利用职务之便帮助王某承接下了工程,使王某获得了利益。受贿罪所保护的法益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不可收买性,金某虽然采取勒索这一手段索取财物,但该财物的取得与其职务密不可分,其获得的是利用职务之便才能得到的利益,符合受贿罪的本质要件。

【本文意见】

笔者同意上述第二种意见。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本法条中确实没有明确规定利用职务便利“勒索”他人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罪。因此有学者及实务界人士认为,受贿罪中的“索取”不包括“勒索”。但现实中,索取他人财物的形式多种多样,索取与勒索的界限又很不明确,如果把勒索贿赂排除在受贿罪范围之外,将导致很多本质上的受贿案件无法定性,或被错定为敲诈勒索罪。笔者认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勒索他人财物的,应按照受贿罪定罪处罚。理由有以下三点:

1、从立法原意的角度。一方面,《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了两种受贿罪的成罪方式,即索取和收受。其中,索取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是不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要件的。也就是说,刑法对索取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设置了更低的门槛,说明索取贿赂是比收受贿赂更具当罚性的行为。既然索取他人财物是构成受贿罪的,且比收受贿赂更加严苛,那么反而却将比索取更加恶劣的勒索行为排除在受贿罪之外,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的话,显然是不符合立法原意的。另一方面,受贿罪所保护的法益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不可收买性。利用职务之便勒索他人财物,从本质上并不是对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侵害,而是对职务行为廉洁性的侵害,是行为人利用职权换取利益的行为,只不过换取的过程倾向于威胁的索取。这与敲诈勒索罪规定的纯暴力威胁的索取具有根本上的区别。

2、从文理解释的角度。敲诈勒索罪规定的勒索行为是单纯的以暴力或威胁手段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取得财物。而受贿罪除规定了取得财物外,还要求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这恰恰是最为本质的区别要件。行为人如果利用了职务便利,且利用了他人对这一职务行为的需要,从而勒索财物,是明显构成受贿罪的。从受贿罪受害人的角度来看,往往即使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胁迫其交付贿赂,其内心也并不是如遭遇敲诈勒索那样产生恐惧,因为其交付贿赂的行为可以取得对价,那就是获得行为人职务便利所带来的好处或方便。另外,根据通说解释,勒索是指对他人进行威胁,索取财物。可见,勒索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种索取,只不过索取的过程中夹杂了威胁的成分。张明楷教授在其《刑法学》一书中就曾指出:“要求、索要与勒索,都是国家国家工作人员在他人有求于自己的职务行为时提出的非法要求,它们之间只有程度区别,没有本质差异,事实上也难以区分要求、索要与勒索。”

3、从刑罚合理性上看。根据刑法第274条的规定:犯敲诈勒索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386条和383条的规定,犯受贿罪的:(一)个人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二)个人受贿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三)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四)个人受贿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受贿数额处罚。

上述案例中,金某得款二十万元,如果按照敲诈勒索罪,最高可以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而如果按照受贿罪,则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可见,从量刑上来看,受贿罪的量刑是重于敲诈勒索罪的。如果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要按照受贿罪定罪处罚,而利用职务便利勒索他人财物则按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勒索贿赂这一带有威胁色彩的行为反而较索贿行为的处罚为轻,这显然是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的。


收藏
在线咨询

律师号码归属地:湖北 恩施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18963929221

相关阅读

  • 全站访问量

    281625

  • 昨日访问量

    204

技术支持:华律网 - 版权所有:胡永红律师

Copyright©2004-2024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03493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