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中律师网

以法律的智慧服务人 以法律的知识帮助人

IP属地:新疆

马继中律师

  • 服务地区:全国

  • 主攻方向:合同纠纷

  • 服务时间:08:00-23:00

  • 执业律所:新疆任远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收藏 0人关注

法律咨询热线|

13779113456点击查看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25条!关于建设工程的会议纪要及案例指导意见(三)

发布者:马继中律师|时间:2022年06月27日|分类:法律常识 |974人看过举报


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不履行协作义务的责任


13.发包人不履行告知变更后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完善施工条件等协作义务,承包人有权要求赔偿停(窝)工损失


(《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


发包人不履行告知变更后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完善施工条件等协作义务致使承包人停(窝)工,以至难以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承包人催告在合理期限内履行,发包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视违约情节,可以依据《合同法》第259条、第283条(现民法典第778条、第803条)规定裁判顺延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窝)工损失。


14.承包人不履行配合工程档案备案、开具发票等协作义务,发包人可依法要求其限期履行、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


承包人不履行配合工程档案备案、开具发票等协作义务,人民法院视违约情节,可以依据《合同法》第60条、第107条(现民法典第509条、第577条)规定,判令承包人限期履行、赔偿损失等。



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结算依据


15.在当事人双方无特殊约定的情形下,转包合同的结算不以承包合同的结算为前提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2019年第5次法官会议纪要)


承包合同与转包合同仅具有事实上的牵连关系而非法律上的牵连关系,分属于独立合同。在当事人双方无特殊约定的情形下,转包合同的结算不以承包合同的结算为前提。实际施工人向承包人提交结算资料后,承包人理应在合理期间内审核并及时向实际施工人提出核定意见。承包人未对结算资料提出异议,而仅以发包人尚未与其结算作为抗辩事由的,应不予支持。


即便在发包人与承包人、承包人与实际施工人的不同诉讼中可能会出现工程价款差异,但此种差异乃是两个合同事实牵连关系的体现,不能作为其具有法律牵连的理由。实际施工人提交的结算资料具有“水分”只是可能而非现实,且承包人可以通过审核结算资料挤掉“水分”,而不能将此项工作完全交由发包人处理。承包人长期怠于行使此项权利,造成的损失应由其自行承担。


16.不论是否属于必招项目,当事人选择以招标投标方式缔结合同,就应受招投标制度的约束,应以中标合同为据确定工程款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2019年第44次法官会议纪要)


甲公司选择以招投标方式缔结合同。经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等环节,最终确定乙公司为中标人,并向其发送了《中标通知书》。按照要约、承诺合同订立的规定,甲公司的招标为要约邀请,乙公司的投标为要约,中标通知书为承诺。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中标通知书》时,双方合同关系已经成立。乙公司在投标过程中所作的澄清系不构成对承诺的变更。根据《招标投标法》第46条的规定,双方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该条并未区分必招项目与非必招项目,应当一体适用。


17.存在多份施工合同且均无效的情况下,工程价款的结算一般应参照符合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并实际履行的合同约定


(公报案例(2017)最高法民终175号)


在当事人存在多份施工合同且均无效的情况下,一般应参照符合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并实际履行的合同作为工程价款结算依据;在无法确定实际履行合同时,可以根据两份争议合同之间的差价,结合工程质量、当事人过错、诚实信用原则等予以合理分配。


18.在当事人未明确约定将行政审计作为确定民事法律关系依据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报告,不必然影响双方结算协议的效力


(公报案例(2012)民提字第205号)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对工程建设单位进行审计是一种行政监督行为,在民事合同中,当事人对接受行政审计作为确定民事法律关系依据的约定,应当具体明确,而不能通过解释推定的方式,认为合同签订时,当事人已经同意接受国家机关的审计行为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介入。在双方当事人已经通过结算协议确认了工程结算价款并已基本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报告,不影响双方结算协议的效力。


八、项目经理对外借款的责任承担问题


19.项目经理以工程项目部名义对外借款,在无法证明所借款项实际用于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应由项目经理个人承担还款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2019年第49次法官会议纪要)


项目经理以工程项目部名义对外借款由公司承担还款责任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行为人具有代理权外观。项目经理有权以公司名义进行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活动。案涉行为人以项目经理的身份与相对人进行过多次与工程相关的活动,其所出具的借条上不仅签有公司项目经理的签名,且加盖有公司工程项目部的印章,因此,相对人有理由相信项目经理具有代理权。


其次,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项目经理只有权进行与工程有关的行为,对外借款一般情况下不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在对外借款的情况下,借条上应写明所借款项的实际用途,否则无法证明相对人并无过失。


最后,所借款项实际用于工程建设。案涉借条上并未写明所借款项的实际用途,且借款均进入项目经理的个人账户,相对人亦无任何证据证明借款实际用于工程建设。因此,在无法证明所借款项实际用于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应由项目经理个人承担还款责任。




九、建设工程合同效力


20.“未招先定”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公报案例(2017)最高法民终175号)


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而《建工解释一》第1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无效:(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因此,根据上述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存在“未招先定”等违反《招标投标法》禁止性规定行为的,即使系经过招投标程序签订,并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的合同,该合同还是无效。




十、施工合同无效时建设工程价款利息的处理


2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应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交付始计付工程价款利息


(公报案例(2017)最高法民终175号)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均被认定无效,一方面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给付时间无法参照合同约定适用,另一方面发包人支付工程欠款利息性质为法定孳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交付发包人后,其已实际控制,有条件对诉争建设工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权利,故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交付计付工程价款利息符合当事人利益平衡。



十一、涉及施工、竣工验收问题的处理


22.提交竣工验收资料是施工单位的法定义务


(公报案例(2017)最高法民终17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61条第1款规定:“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提交竣工验收资料是施工单位的法定义务,即使在特定情况下享有抗辩权,并不意味着可以一直不履行交付竣工资料的义务。


23.承包人不可以发包人拒不付款为由拒绝返还施工资料


(公报案例(2014)民一终字第69号)


已完工程的施工资料和全部工程图纸,承包方有义务交付和退还,这属于承包人的附随义务,与工程款不具有对价关系,故该义务不因发包人拒付工程款而免除。且根据《建工解释一》第6条第1款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一方当事人请求对方赔偿损失的,应当就对方过错、损失大小、过错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故迟延交付、拒不交付竣工材料造成发包人损失时,承包人应予赔偿。


24.未经发包人同意,承包人单方请求质检部门出具的验收报告及工程优良证书侵害了发包人工程验收权利,不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公报案例(2010)民提字第210号)


依照《合同法》第279条(现民法典第279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16条的规定,建设工程竣工后,发包人应当按照相关施工验收规定对工程及时组织验收,该验收既是发包人的义务,亦是发包人的权利。承包人未经发包人同意对工程组织验收,单方向质量监督部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侵害了发包人工程验收权利。在此情况下,质检部门对该工程出具的验收报告及工程优良证书因不符合法定验收程序,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十二、涉及停工损失的指导意见


25.发包人提供错误的地质报告致使建设工程停工,当事人对停工时间未作约定或未达成协议的,应根据案件事实综合确定一定的合理期间作为停工时间


(公报案例(2011)民提字第292号)


因发包人提供错误的地质报告致使建设工程停工,当事人对停工时间未作约定或未达成协议的,承包人不应盲目等待而放任停工状态的持续以及停工损失的扩大。计算导致停工损失的停工时间,也不能简单地以停工状态的自然持续时间为准,而是应根据案件事实综合确定一定的合理期间作为停工时间。


来源:iCourt法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收藏
在线咨询

律师号码归属地:新疆 伊犁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13779113456

相关阅读

  • 全站访问量

    15877

  • 昨日访问量

    32

技术支持:华律网 - 版权所有:马继中律师

Copyright©2004-2024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03493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