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根土地纠纷律师团律师

  • 执业资质:1310120**********

  • 执业机构:上海金经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房产纠纷拆迁安置合同纠纷土地纠纷综合咨询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涉外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

发布者:金根土地纠纷律师团律师|时间:2020年01月07日|分类:法律顾问 |298人看过

涉外诉讼,含涉港澳台的民商事诉讼。它在审理时适用的程序规则,与一般民商事诉讼规则有一定的差别。这首先是基于国家司法主权独立的考虑,国家必须处理“国际的法规”和“外国的法规”与“本国法”在“水平线上”和“基准线上”的落差。其次,涉外诉讼规则还须充分尊重境外主体平等的和自由的诉讼权利。

因此,本文拟将我国法律关于涉外及港澳商事案件诉讼及仲裁法律规定作简要整理,务使普及对涉外法律事务的初步概念


 

1管辖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4条规定,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理解“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应当综合考察当事人住所地、登记地、主要营业地或营业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等诸多因素,但是协议管辖不得违反我国法律关于级别管辖、专属管辖的规定。

 


 

2主体证明

民商事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因此,原告是境外当事人的,应当依照上述规定提供其及被告的基本情况及主体存在的证明;被告是境外当事人的,人民法院应在受理原告起诉后依法送达起诉状副本,同时应当要求被告提供其基本情况及主体存在的证明。

 


 

3授权委托书

对于境外自然人当事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由其本人或者其法定监护人出具授权委托书;对于法人当事人,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有权出具授权委托书的部门或者个人出具;属于其他组织的,应当由其负责人出具。上述当事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均应当履行公证及认证手续,否则没有法律效力。

 


 

4境外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33号《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1条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我国领域外形成的,除特殊情况外,
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我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但是,对于用于国际流通的
商业票据、我国驻外使领馆取得的证据材料、通过双边司法协助协定或者外交途径取得的证据材料以及当事人没有异议的证据材料,则无需办理公证、认证或者其他证明手续。

 


 

5适用法律

 

对于涉外合同纠纷案件,一般按照如下办法确定应适用的法律:

(1)适用当事人选择的准据法,包括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外国法或者有关地区的法律;

(2)当事人没有选择准据法的,则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

(3)如果双方当事人均为有关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则应当适用该国际公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5)当事人选择的外国法律无法查明的,适用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6外国仲裁

对于申请执行的外国仲裁裁决,如果有关裁决属于《纽约公约》缔约国作出的裁决,则由人民法院按照《纽约公约》的规定进行审查;如果有关裁决不是《纽约公约》缔约国作出的,则审查有关国家与我国是否具有互惠关系。有互惠关系的,只要承认和执行该裁决不违反我国的国家主权、尊严,不违反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予以承认与执行。没有互惠关系的,则人民法院拒绝承认与执行。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