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当前位置:首页 > 刑事辩护

最高人民法院认罪认罚的规定是什么

2023年06月06日 | 发布者:李双全 | 点击:2180 | 0人评论举报
摘要:  为确保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法律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决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


  为确保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法律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决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四)其他不宜适用的情形。

  第三条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遵循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确保司法公正。

  第四条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结合认罪认罚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从宽以及从宽幅度,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确保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坚持罪责刑相适应,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后果,依照法律规定提出量刑建议,准确裁量刑罚,确保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坚持证据裁判,依照法律规定收集、固定、审查和认定证据。

  第五条办理认罪认罚案件

  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确保其了解认罪认罚的性质和法律后果,自愿认罪认罚。

  综上所述,即使是当庭认罪也是可以上诉的,上诉是有时间的期限的,期限是十天,嫌疑人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提供合理的理由以及证据上诉为自己辩护,同时嫌疑人是可以请律师来为自己辩护的,因为这是我国每个公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够剥夺的,但是我国对于犯罪的打击力度是绝对严格的。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我要评论共有0人参与 , 已有0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新评论
李双全律师 入驻6 近期帮助过:654 积分:1757 好评率:100%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您可以通过华律网的一对一咨询单咨询李双全律师。如果您的案件比较紧急建议您直接拨打李双全律师电话(18511754555)寻求帮助。

法律咨询热线: 1851175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