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淇律师

  • 执业资质:1440120**********

  • 执业机构: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刑事辩护取保候审经济犯罪公司犯罪职务犯罪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刑事控告的100条“潜规则”

发布者:林子淇律师|时间:2020年05月05日|分类:刑事辩护 |486人看过


1.报案当天公安机关第一个看你的材料的人对你的材料的态度,决定了你接下来控告的基础难度。


2.如果证据不足,无论刑事控告书写得多好都没用。


3.完整的流水对于某些经济案件而言是“大杀器”。


4.你可能会遭遇“一事不再理”的推搪。


5.只要这个案件涉及到民事案件,所有对这个民事案件有利益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敌人”。


6.总是有很多知道情况却不敢或不愿出来作证的人,所以大多数时候你还是要靠自己,或者律师(如果你请了律师的话)。


7.关键证人总是藏得最深的,知道越多越不想出面。


8.不要完全相信其他的被害人。


9.只要这个案件可以由不同的两个机关管辖,就几乎一定会遇到推诿。


10.你会发现对于数额这件事,公安机关有时很敏感,有时不敏感。不是说数额大就一定能立案。(如果是1笔1个亿的,可能比较容易;如果是10000笔1万元的,就不一定。)


11.对于“追债类”的案件,接案民警很多都是很厌恶的,他们想不通为什么你不去找法院。


12.有部分案件即便立上了也可能被撤案,大概率就是本来达不到立案标准,当事人找关系硬是立上的那些。


13.派出所的领导往往比民警更有责任心,但一般来说,他并不直接管这件事,所以你最好还是祈祷遇到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民警。


14.当事人是不能强势的,因为你不能指使公安帮你干活,你只能请求公安履行职责,保卫人民。


15.法制部门是关键的存在,基本上很多案件他们看一两眼就知道是否能够立案,但是很多案件是不会呈到法制部门手中的。如果派出所的人说,材料要给法制部门看,那么说明这个案件还是有戏。说要给领导看,很难说有没有戏。


16.你约好了的证人和其他被害人,很可能今天说去明天又说不去,任何时候,已经拿在手上的物证和书证都是最靠谱的。


17.检察院立案监督有没有用,有时候就是当地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的关系如何以及公安机关对于自身名誉是否看重。但是没有道理的到哪里都是没有道理的,证据不足的到哪里也都是证据不足的,检察院不会帮你讲道理,也不会帮你补证据,也只能够进行审查。


18.一般建议刑事控告的文书不超过3页纸,证据不低于15项。


19.分四类刑事控告:企业控告企业,企业控告自然人,自然人控告自然人,自然人控告企业,不考虑其他因素,难度按一下排序:企业控告企业>企业控告自然人>自然人控告/举报企业>自然人控告自然人。(辖区内的知名大企业除外)


20.几乎所有的中间人报案时都会遭遇警察的质疑,因为中间人本来就具有“双重属性”。


21.具备“双重属性”的中间人如果不是被骗得很惨,非控告不可,一般不建议报案。


22.犯罪嫌疑人的住址有时候很重要,因为涉及到管辖问题。


23.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会影响案件定性。


24.律师可以说理,但律师碰到没办法说理的人的时候也最好换个人说理。你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但他的上级或许可以。


25.如果你一开始就表现出想找关系的意思,公安很可能更不会尊重你,更不会仔细看/听你的意见,因为他觉得你心虚。


26.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案件是莫名其妙地被立上的,如果你拿自己的案件和这些案件在立案的难度上进行对比,那你很难不伤心。


27.除非本身就是自诉案件,初次控告受挫后也不要随便去刑事自诉,就公诉转自诉的案件,刑事自诉比刑事控告要难。


28.在立案受阻时,妥善利用复议等救济方式。


29.一个刑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涉及到多少钱,第二印象是涉及到多少人,但往往涉及到多少人比涉及到多少钱更重要,尤其是在不差钱的地方。


30.不考虑罪名的实际情况,诈骗罪实际上是最容易立的罪名。


31.不会说话的当事人很吃亏,因为他/她没办法清晰地表达他的观点;太会说话的当事人也很吃亏,总是让人感觉不真诚。


32.一下子太多人去报案,公安也是会很心累的。


33.太少人去报案,似乎又不能凸显事情的严重性。


34.一次说一件事,把事情说通说透是最好的,如果说很多件事……想想高考的时候一天考三四门科目的感觉?人还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35.如无意外,大部分案件都是派出所具体负责经办,也就是说假设你去派出所报案,案件立上了,很可能就是一开始受理你这个案件的派出所的民警负责侦办你的案件。


36.派出所的警力是普遍不足的,所以能自己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劳烦警察叔叔。


37.你会看到网上很多报案指南,告诉你每种案件多少钱的要去哪里报案,但实践中这些都是没有作用的。第一个报案单位你还是最好选择派出所。不为什么,给自己多点机会不好吗?


38.如果你一开始就想到立案之后钱能不能追回的问题,越想越多,你的案件真的很难立上,饭要一口一口吃。


39.不是说距离事发的时间久了就不能报案,但时间久了你会莫名发现很多证据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


40.如果对方是个“人渣”,你更要尽快立案,争取做第一个立上的人,不然别人可能在别的地方报案,首个受理机关对案件往往有更多优先权。


41.尽量不要在证据不足的时候立案,提交材料后补充证据是个很痛苦的过程。而且受对案件的“第一印象”影响,后面再立案的可能性也很难增加。


42.有的时候证据不是保存的,而是挖掘的,不是只有在事发当时产生的证据才是证据。


43.在律师正式介入之后,你可能会发现你自己收集的很多证据原来只是证据线索或者材料,跟案件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就是做了很多无用功。


44.公安并不会欣赏你做的无用功,律师也不会。


45.司法审计有没有作用?跟公证一样。如果案件本身的数目很混乱,有一定作用,如果案件本身的数目不混乱,作用不大。


46.如果公安机关不立案,给出的理由大概率不是真正的不立案的理由。


47.正如不喜欢你的人会找出你的一万个缺点,不想立案的人也会找出一万个理由,去之前你没有想好要怎么回应,那么结局可能不会太好。


48.如果能够直接立上你想报案的那个罪名,最好不要间接立。


49.报案之前可以看看该地的司法大数据和公开新闻。


50.尽量避免去司法环境很差的地方报案,即便立上了你也没办法预测案件接下来的情况。


51.主动提到民事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52.报案之后的10-15天是关键期。


53.如果没有律师,你根本不知道这个案件涉及的人里谁的话是真,谁的话是假。


54.律师必须陪同当事人报案,没有为什么。


55.几乎所有的诈骗案在报案时都会被要求证明“非法占有目的”。


56.越复杂越神秘的案件越激不起民警受理的心思,现在不是在拍《重案六组》,所以不要故弄玄虚。


57.你想要“横向过度指控”或者“纵向过度指控”,真的很难,他们自己可以,你不行。


58.本身就不构成犯罪的还想往涉黑上靠,强行立案,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性,但基本没有可能性,不要随便参照和你不一样的主体的做法,没有可比性。


59.前文已经说过的事实就不要说第二遍了,大家都很忙的,公安不会看/听不出你重复了。


60.拿假证据给公安有很大的刑事风险,你可以判断失误,但随便造假,就谁都保不住。


61.很多人连报警回执/受案回执都拿不到,能够主动出具正式文书的单位已经算是比较文明的单位了。


62.不要动不动就质疑对方找了人,心态摆正一些,有时可能只是“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就不叫事实”罢了。


63.公安部门出来的人做刑事控告不一定好使,但一定非常贵。


64.就撰写刑事控告书一事,不同的主体、不同的罪名、不同的案件事实可能需要不同的“文风”,如同踩点给分的命题作文。


65.报案当天材料一定要带多几份,方便受到挫折的时候,马上前往下一个地点。


66.你可能会遭遇毫无逻辑的反驳。到时你就会发现对方有一点点道理的时候你还是容易反驳的,完全没有道理的就是没有办法反驳的。这个时候认真你就输了。


67.能交材料、做笔录不算很高的要求,但很多人的材料可能别人都不会收。


68.如果可以,建议还是对你即将要前往的机关做一个简单的尽调。


69.如果民警和你的律师说的不一样,建议你还是相信你的律师,前提是你找的律师真的是一个专业的刑事律师,而且跟本案没有利益关系。


70.不同的事实可能涉及不同的罪名,同一事实结合不同的主体也可能产生不同的罪名,因此罪名的选择永远是一个难题。


71.在存在罪名竞合的前提下,公安机关可能会倾向于更容易侦破或者不需要花费太多办案时间的罪名来进行立案。


72.除非案件是真正的“涉黑涉恶”案件,一次性控告很多个人的,一开始很可能也只有一两个被控告人能被成功立案。还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就是这些被控告人都属于同一个有形的集体,譬如,都是某个公司的员工。“团伙”不是随便说的。


73.刑案的某些关键证据可能是通过民事案件拿到的。


74.人家作案前都会准备好作案工具,你取证前也要准备好取证工具,至于是什么,我暂时不说。


75.也有人委托律师报案、自己不去的,甚至有人“邮寄报案”的,我只能说如果是经济犯罪案件,不要这么操作。这是举报他人贪污受贿的做法。公安机关收到一份不明所以的材料,或者见到一位律师就别人的事情一直在说,但又看不到当事人本人,只会觉得很奇怪。


76.很多案件是公安自己监测到的,不是控告成功的。


77.诈骗案中以网络电信诈骗案最受公安机关重视。


78.如果经济类的案件和境外有关,侦破有很大的难度,立案也很难,但危害到国家安全,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79.“某某诈骗案”和“某某被诈骗案”在公安机关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80.不管什么罪名,只要能立案成功都是初步的胜利。


81.从来没有一个案件会因为时间拖得长而更容易被立案,虽然法律上规定的追诉期并不短,但拖延的时间太长的,公安机关很可能会问一句:“那你为什么现在才来报案?”时间拖太长,被害人报案的动机容易被质疑,这甚至可能引起公安机关对事件本身真实性的质疑。常见的如故意伤害案、强奸案、诈骗案。


82.公安机关也可能会出现某个时期特别侧重打击某几类罪名的情况,他们的内部信息你无从得知,但你可以关注公安部的网站。


83.按照老旧的消息去制作控告方案一般都会失败,因为过时的消息完全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刑事控告非常讲究时效性,这就是为什么刑事控告最好在律师介入一个月之内完成首次报案。


84.公司报案,法务和财务是特别关键的。因此,你不能让不聪明的人来当法务,也不能让不忠诚的人来当财务。


85.有的时候会出现上家报下家,下家报下下家的情况,也就是“连环报案”,这种情况下谁先报上,就很影响接下来的局面。


86.不是所有的立案告知书都能中止相关的民事案件,但部分情况下可以,所以试图以刑事控告来中止民事案件审理的,可以抱有期待。另外,不建议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刑事控告上,因为民事案件也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87.目前,精细化的刑事控告服务在市面上是非常稀少的,你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成规模、成体系地去处理刑事控告的律师。事实上,你能找到专业的刑事律师已经很不容易。出罪和入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非常懂如何出罪的,理论上也应该懂得如何入罪。


88.刑事控告书和民事起诉状有类似的格式,但实质和行文思路完全不一样,刑事律师一看就能看出一份报案书是不是民商事律师写的。


89.如果你只写事实和犯罪构成,你的刑事控告书的内容是不完整的。


90.刑事控告服务要约定服务期,因为超过服务期,刑事控告服务就不值钱,在有限的、急迫的时间内完成委托才是刑事控告服务的要义。


91.公司类刑事控告几乎无可避免地要用到大数据检索。


92.复杂的刑事控告几乎无可避免地要用到证据智能系统和诉讼可视化。


93.做刑事控告之前,要明确主要的目的是追回钱还是惩罚人,因为具体的办案思路可能不一样。


94.虽然罪名明确是更容易报案成功的,但有的时候不排除用概括控告的方式来论证罪名的成立,即假设可能存在A或B行为及a或b心态,排列组合可能会构成什么罪名,将可能涉及到的罪名一一列出,这样至少限定了范围。


95.虽然理论上应当主要考虑当事人的目的,但就“中间人”而言,其获利和损失的数值对比结果才是直接影响他们在侦查阶段身份认定的最重要因素。


96.刑事控告这件事,正因为存在难度,因此决心不够坚定的人几乎必然会失败,律师也不会很想接这类案件,因为帮助反复无常的人很可能是浪费时间。


97.如果你去了公安机关很多次,但每次都只是重复同样的说辞,那么一开始不立的案件并不会因为你多去几次就立上,要么有“新”,要么有“增”,不要动不动去公安机关。


98.如果一开始就显得对侦破的进度非常看重或者另有目的,案件就会变得更加难立。


99.谨慎选择你的“盟友”,有的人只是“借你过桥”。“盟友”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要自己帮他/她提交。


100.对于损失比较轻微又想通过刑事控告来追责的被害人,如果有损失惨重的被害人的便车可以搭(一起去报案),一定要搭,过了这村可能就没这店。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