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邓普云律师网

以法律的智慧服务人 以法律的知识帮助人

IP属地:湖南

长沙邓普云律师

  • 服务地区:湖南

  • 主攻方向:婚姻家庭

  • 服务时间:08:00-20:59

  • 执业律所:湖北尊而光(洪山)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收藏 2人关注

法律咨询热线|

19397983001点击查看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把公司的38万元转给了骗子,员工应当赔偿吗?

发布者:长沙邓普云律师|时间:2024年05月30日|分类:律师随笔 |52人看过举报

基本案情小李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一直在传媒行业从事会计工作。随后,小李入职某广告公司,负责财务工作。一年后,小李又与某传媒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担任广告经营中心财务部门会计主管。小李签约的这两家公司系关联公司,人员混同,共用一个办公地点。小李在职期间月工资标准为12800元。


一日,某广告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华(化名)前往外地出差。当日10时左右,小李收到一封署名为李华QQ邮件,让小李添加李华工作QQ号。小李便添加了此QQ号,该QQ号开始与小李对话,并指示小李使用一级网银U盾,通过网上银行将某广告公司账户名下的38万元分8笔转至邓总个人账户,再将转账记录截屏发给所谓的李华


其间,QQ系统曾4次发出安全警示,但小李未直接与李华本人取得联系予以确认,就依照邮件指示进行了如上操作。当日14时左右,冒牌李华再次通过QQ指示小李以违约金的名义向邓总个人账户支付38万元。此时,小李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遂拨打110报警。目前,该刑事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某广告公司认为,小李作为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会计,遭遇到网络诈骗,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要求小李赔偿经济损失38万元。


小李则认为其不存在故意违法付款的行为,不存在失职行为,没有赔偿义务。

法院判决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查明某广告公司没有制定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也没有设置专职的财务人员,由小李同时处理某广告公司与关联公司某传媒公司的财务工作。某广告公司日常转账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人员仅口头同意,未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转账完成后再补签字的情况。


法院经审理认为,因劳动者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予适当赔偿。考虑到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劳动者的过错程度应达到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程度。小李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在违反正常转账流程的情况下草率向他人个人账户进行大额汇款,未尽到一名专业财务会计 人员应尽的基本审慎注意义务。小李的行为已构成重大过失,应就给某广告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适当赔偿责任。


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应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合理分配风险和损失。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属于用人单位的经营风险,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


另外,用人单位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劳动者责任。某广告公司未设置专门的财务规章制度,无严格的审批手续,缺乏监督制约,在制度设计和操作规范方面均存在漏洞;而且该公司缺乏专职财务人员,与关联公司对小李进行混同用工。对人员及财务方面的管理不当,也是本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所以,综合考量小李的工作性质、工作经验及工资收入,某广告公司及小李的过错程度、损害后果,以及双方风险防范、损失负担能力等情况,根据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某广告公司的损失应由小李承担10%


最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小李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赔偿某广告公司经济损失38000元。某广告公司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履职中受骗劳动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负有忠实义务,在履行职务行为的过程中,应避免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若劳动者存在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这符合过错责任的一般原理,通常也符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和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但履职中受骗劳动者的过错达到何种程度才应被追究赔偿责任,这一问题需要严格界定。

 

故意是过错程度最高的一种主观状态,劳动者明知不应为而为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显然应予赔偿。

 

按照注意程度不同,过失分为重大过失、一般过失和轻微过失。所谓重大过失即行为人欠缺一般人具有的起码注意,其只要稍加注意,损失本不会发生,其漠不关心的冷漠态度已达到极致,从而与故意这一过错相比,在法律和道德层面应受谴责的程度相近。

 

一般过失即行为人缺乏具有一般知识、智力和经验的人诚实处理事物所应有的注意。轻微过失即行为人缺乏极谨慎而精细的管理人的注意。一般过失或轻微过失由于所要求的注意程度极高,在一般情况下的一般人可能都会犯此过失。履职中受骗的劳动者若仅是一般过失或轻微过失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则是一种苛责。考虑到劳动关系的隶属性以及劳动法律倾斜保护劳动者的一般原则,履职中受骗的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过错程度应以达到故意或重大过失为限。

 

当然,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制定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对存在一般过失或轻微过失的劳动者进行适当合理的规制,以便督促劳动者提高履职过程中的注意程度,防止产生或扩大损失。

 

赔偿金额应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风险防范、损失负担能力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确定。

 

用人单位负责提供生产资料和劳动条件,享有经营利益,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属于用人单位的经营风险,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劳动者的责任。如果将公司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带来的经营风险全部由劳动者负担,显然有失公平。

 

因此,劳动者需要赔偿的损失应在用人单位实际遭受的经济损失范围内确定。对于产生的实际损失,应由用人单位进行举证证明,无法证明产生的实际损失金额的,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在实际损失确定后,还需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以及风险防范、损失负担能力等情况,根据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综合衡量后予以确定。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明确履职过程中造成损失的相关责任,避免争议发生。劳动者应强化合理注意义务,树立审慎、警惕的工作态度,严格按岗位职责要求履职,防止给用人单位及自身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应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规定及时、完整告知劳动者并能切实贯彻执行;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加强对劳动者安全培训,封堵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和漏洞,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收藏
在线咨询

律师号码归属地:未知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19397983001

相关阅读

  • 全站访问量

    2961618

  • 昨日访问量

    3391

技术支持:华律网 - 版权所有:长沙邓普云律师

Copyright©2004-2024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03493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有害信息举报